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3-11-08 22:05:10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合集15篇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新的课本换掉了《“诺曼底”号遇难记》,加了这一篇,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新课文,感觉更真实细腻。

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初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概述你读到的故事内容。写出你从中获得的最突出的感受。

二、归纳核心事件:安恩拒绝卖牛

三、分析安恩的形象和奶牛的特点。

四、分析安恩拒绝了一些怎样的人。拒绝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五、分析小说的中心。

1、从你的分析看,安恩是一个随便就能拒绝别人的人吗?说说你的根据。

2、从安恩的生活看,安恩有必要拒绝那些买主吗?可她为什么要拒绝呢?你自己是安恩的话如何做?(最后一问只是为了引出问题3和4)

3、安恩孤独吗?依据是什么?

4、安恩可怜吗?理由是什么?

大约用了两个课时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第一个环节的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对这篇小说能读到什么程度,学生的发言大部分集中在“安恩爱护动物”上面,对于这一点有些同学认识比较深,对“爱护”有了相对具体的理解,个别人提到了安恩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奶牛。还有一部分同学能看到安恩拒绝了金钱的诱惑,在安恩的心里情感的力量超越的金钱。看得出来孩子们对于“奶牛是孤独的”这一提法感觉新鲜,但是没有太多的感受。

了解了学情,我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学会阅读小说时把握人物形象,二是挖掘小说的主题。

分析安恩的人物形象的时候孩子们还是按部就班,小学的那些东西足够他们从安恩看到一些性格特征,例如:年迈、俭朴、勤劳、清贫(在分析清贫的时候钻了牛角尖,我引导他们从环境描写入手理解人物的社会地位,算是临时想出来的对策,还比较有效),安恩干净、安闲地坐在集市的一角,静静地听着音乐,手里织着毛线活儿,孩子们对于安恩的精神世界始终不能准确地概括,他们能感觉到,但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在引导上费了一番功夫,最后归结到安恩“有尊严地活着”。我觉得学生既然不知道,就讲给他们听。

分析买主的时候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了,他们发现课文里居然藏着那么多有趣的东西,一个个像福尔摩斯,跃跃欲试。

第一个“锱铢必较的人”是我和他们一起分析的,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把原文中“这头牛买多少钱,老婆婆?”两句话换一下位置,有什么不同。孩子们立刻理解了什么叫锱铢必较,我趁机告诉他们一个人的个性其实完全写在他的脸上,藏在他的话里,表现在他的举手投足间。

教室开始沸腾了,他们居然找到了那么多的蛛丝马迹,他们甚至注意到了屠夫说话的语气,甚至开始对比两个买主的不同,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他们有了感觉,但是总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概括屠夫的性格,一如刚才“活得有尊严”一样的说法,他们提炼不出来。我让他们联系生活,想象这样的人说话做事让人讨厌,人们到底讨厌他什么,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这样说:他看到别人的“货”就认定是自己的,上去又敲又打,太不礼貌了。马上有一个同学说出这样的人很粗鲁,很蛮横。孩子们兴奋地继续寻找,教室里举手如林,我常常不知道该叫谁,他们甚至会争论不休。很快这一部分顺利解决了。

对于中心我归纳了三点。

(1)安恩对奶牛的关爱超越了人和动物的关系,是众生平等下的一种深层关怀。(这一点学生基本上说出来了)

(2)孤独的安恩才能真正理解孤独的奶牛。一个人不可能完全理解另外一个人,除非这两个人有相似的经历,所以,让自己用一颗开放的心胸面对世间的一切,多体验才能多理解。

(3)清贫、孤独的安恩并不让我们觉得她是一个可怜的人,反而让我们觉得她可敬。为什么?因为她有一个高贵的灵魂。她虽然贫穷却不抱怨,虽然年迈却不怠惰,虽然孤独却不寂寞,她用勤劳把朴素的生活装点得五彩缤纷,她用谦和友善让冷寂的人生变得温情脉脉。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灵魂呢?

讲完我担心是不是挖掘得太深了,怕孩子们不懂。结果问了几个孩子,都说上课很有意思,有收获,略微心安。晚上看到一个孩子写给我的感受:“我觉得安恩是那个时代清贫的缩影,虽然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活的自尊,自己并不在意物质生活而是在追求精神的富裕。”初一年级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收获,应该不错啦。

很开心的一课书!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第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五位作家的资料,识记作家的代表作。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资料,再用课件补充资料,落实“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这个目标。

第二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步骤:

1、作家代表作知识抢答。

2、理解、掌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谈收获,悟写法。

4、练笔,学习描写人物。第二个步骤是重点,我主要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来理解、掌握这个重点。

【存在问题】

1、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

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板书的内容过多,不够简练。

4、不应对四位作家平均用时,应以点带面,重点研讨对“左拉”的描写,其余作简要分析。

5、应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动作描写,各人的习惯动作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6、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是担心“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如果能让学生在“悟写法”这个环节中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有所悟,宁可删掉“练笔”这个环节。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反思这堂课,如何通过筛选适宜的教学内容,并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深化改造,成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呢?

一、要遵循“生本”的原则

出现教学内容的不适宜,归根究底还是教师没有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还 ……此处隐藏12535个字……深动容,感动莫名!同时,讲课需要更注重联系学生生活,考虑其年龄特征,从其理解力出发,深入浅出,用更为灵动的语言、(而非太专业化、艰深的语汇)调动其生活经验,提升其深层次的品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让课堂的逻辑性更强一些,减少随意问答,强调严谨与收效!

在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小组回答问题积分法,但缺乏长期系统的规划与坚持,收效不能始终如一。在课堂管理方面,还是比较注重关心每个学生的听课状态,但有时稍有严厉,提醒方法稍有单一,不能使每个学生都心悦诚服——需要我课下做更多的沟通和了解工作,例如“谈心”,来彻底从根源上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但在课堂笔记督查方面,仍需加强检查,并采用合理措施来促进。比如课堂笔记评比,也可加入小组积分制度中。

在语文学习方法的引领方面,我可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朗读特长,想办法促进孩子的朗读积极性,使其深切感受文字的魅力,从而在朗读中爱上语文。还有尝试在黑板上做批注,教会孩子咬文嚼字。毕竟,读写思的结合始终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布置作业方面,我需要加强趣味性作业和分层作业设置,以及实践性的作业,以促进其学习兴趣。背诵作业可以继续采取家长打卡制。

在课余活动方面,继续进行多样化的语文活动。如朗诵、演讲、辩论、听写大赛等。从改革后的期末考试即可看出,现在的考试注重语文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一些应用性文体的考察、对联知识等,所以,让语文学习生活化,多进行一些实践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

在作业批改方面,减少抽查比率,尽量全改,督促及时订正。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做题时的审题意识的培养、批注关键词、概况等。

在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培训课代表和小组长,采取小组竞争制,以生教生,生管生,来提升管理效率。以及让某些有积极性的同学负责若干同学的制度。

在复习方面,继续采用生问生、生自己总结、出卷等学生感兴趣的机制,进一步精化要求,细化步骤,以期良好结果。更加系统、有针对性的复习、测试、反馈、订正。

在与同事配合方面,需要多真诚沟通、增进互相理解,付出友爱与关心,学习用教育合力取得大的能量。比如,取得班主任、副班的支持,开展读书角、语文角的建设。

在与家长配合方面,以自己的知识、能力、胸怀、素养来多不失时机地巧妙的教育与影响家长,取得其真正的信任与配合。

在取得领导支持方面,更加体谅领导的不易,多真正从学校利益出发,少考虑个人收获,以高党性、严要求、高标准促进自我成长,配合领导工作。

在课外阅读方面,可以从改革中看到,中考也必将更重视阅读理解的根本语文素养,随着“大阅读”时代的来临,阅读将是提分的最重要法宝!必须配合阅读老师,双管齐下,抓好阅读!

在最重要的心态调整方面,继续感恩:感恩师长、同事、学校、学生;知足常乐,过好生命中每一天!学会乐观、积极!学会付出爱,学会换位思考。

总之,就是要把高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行动中来,每天进步与反思,自己鼓励自己,纵马扬鞭,做好驰骋万里的准备;瞩目星空,更要脚踏实地,笃定负责的耕耘在教学田地。

虽然我暂时处于艰难阶段,但我相信,遭遇挫折时也正是“提升逆商”时。正如战略家司马懿所做,忍耐与坚持导致走向理想。人生的考验来了,看我能否坚强地挺过来,相信自己终能跨越曾经幼稚可笑的自己,获取成功。因为,人会谨记:只要自己永不放弃,就能上下澷溯、不断游弋,探索教学的艺术性,渐渐抵达教学的佳境!成为真正的自己。永远记得,你最珍贵!永不服输!

心的裂隙正是光芒照进来的地方!

——后记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

昨天,张老师在七年级三班执教语文课《邓稼先》,课后我从学生课前预习,小组成员互助合作,学生捕捉文字信息能力,提炼、凝练、总结和概括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1、学生课下预习不够充分,基本的字、词、音、义掌握不到位,学生在小组展示环节注错了音,写错了字。希望语文教师在这一环节上还要动脑筋,下大气力。

2、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合作急需进一步加强。“生动不起来”,“胆气不够”,“不大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备学生,掌握学情,对学生了如指掌,心中有数,心中有招。

3、老师在出示问题,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事例,并说出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这一环节时,暴露出我校学生在捕捉文字信息能力,提炼、凝炼、总结和概括知识能力方面是一块短板。具体表现在:

(1)部分学生不知从哪里入手去找事例,把课本来回翻起来找。

(2)学生找到了只是照本宣科的读一读有关句子甚至是相关段落,不会提炼、凝炼语言。

(3)事例找到了但总结概括精神品质时又答非所问,不能答到点子上。

针对以上问题希望课任教师在学生捕捉文字信息能力这一方面加强指导、引导和强化训练,教给学生提炼、概括语言的能力和方法。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

教材分析

《两小儿辩日》是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诵读欣赏里的一则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孩子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持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课文写得有趣生动,学生喜读易学。

学情分析

1、七年级学生通过在小学六年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里一定的学习态度,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比如模拟实验,类比推理能力。

2、学生对寓言故事一般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忽略词语的深刻解读。

3、学生的课外知识还是相对较少,对于孔子了解较少,对于他的作品了解较少。

4、学生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但缺乏文学中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学会本课有关实词、虚词,能根据课后注释疏能文意。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表演故事”。

2、方法与途径: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两小儿辩日》的资料;扫除字音障碍,熟悉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3、情感与评价: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让学生通过“表演故事”,自觉熟悉课文,充分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背诵减字法”,激起学生当堂背诵的欲望。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